内容摘要:2011年2月23日澳新银行发布报告称,中国自2009年开始的医保改革将带来约1.47万亿元的最终消费,这将使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从48%增加至52%。此外,正在进行的医保改革还将带来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澳新银行2月23日发布报告称,中国自2009年开始的医保改革将带来约1.47万亿元的最终消费,这将使中国消费占GDP的比重从48%增加至52%。此外,正在进行的医保改革还将带来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
澳新银行表示,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计划的开端之年,也是中国医疗改革方案实施的最后一年。该行对2008年提出的8500亿元的医疗改革方案对于推动消费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个人医疗费用的降低与推动消费之间有着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各地方媒体的报道,由于中央政府的补贴计划,中国普通居民需要直接支付的医疗费用大约降低了5-20%。
“如果个人医疗费用(相对于收入)能够降低20%,居民的消费率将上升2%。按照2009年的数据分析,这相当于增加了560亿元的农村消费。按照同样的比例分析,相关的城市消费将因此增加1770亿元。”报告中称。
澳新银行认为,2009年开始的医保改革对于降低中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从总体上看,整个医保改革方案本身将能够增加约8620亿元的最终消费。如果加入由于医保体系改善带来的其他消费,整个医改方案将带来约1.47万亿元的最终消费,这将使中国消费占GDP 的比重从48%增加至52%。
此外,中国政府也开始对养老体系进行相关的改革。这些结构性改革的推动,也将推动类似甚至更大规模的最终消费。
澳新银行还指出,中国正在进行的医保改革将带来相关领域的投资机会。更多的私人投资也将进入医疗领域。尽管相关的监管措施仍然非常严格,医疗市场对外资准入门槛的放低,也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相应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