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财经新闻 |
现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财经新闻 |
|
背债120万,只为结清工人工资 |
|
发布时间:2014/12/18 文章摘自:芜湖公司注册 |
|
|
临近年关,农民工讨薪又开始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而正在宁安高铁桥下仓津路工作的谢玉发对此却并不担心。69岁的他已经从事沥青道路路面施工近8年,一直为芜湖市骏工道路工程有限公司工作。最让他满意的是公司坚持多年的传统——每到年底,工资总会100%全数付清。 来到工地看望工友,罗兴松会很快与他们打成一片。“没有因为他是老板而觉得高人一等,对我们真是没说的。”谢玉发告诉记者,每天出工早晚面包车接送,中晚餐“下馆子”,休息时间准备水果、饮料,外地干活住宾馆标间……夏天是铺沥青的黄金期,农活又到了关键时候,罗兴松甚至会自己掏钱请人帮助工友抢收抢种,让工人安心。 “你对人家好,人家才对你好。”在好口碑的带动下,现在罗兴松带领的工人高峰期达到260人,也带动了埭南片区200多人就业。一天至少有120—130人在道路上工作,在芜湖、南京、合肥、宣城等地有十多个工程项目。“基本上能够让工人们每天都有活干,不至于出现‘断档’。” 每年结清农民工工资,将农民工讨薪压力扛到自己身上,罗兴松已经坚持了8年。而今年巨大的欠债也让他有点吃不消,“主要因为工程款还有400多万元没有要到,所以只能先借债付清工人工资。”罗兴松也希望得到政府重视,以缓解企业的压力。 谢玉发是镜湖区方村街道埭南片区农民,家中土地已全部流转。2007年,他在同村人、公司负责人罗兴松的带领下外出打工,这么多年从未换过。谢玉发告诉记者,罗兴松在农民工工资上从来都是不拖不欠,甚至当工人急需用钱的时候,还可以提前预支。“为了支付农民工工资,罗兴松已经欠债120万。” 在建筑工地说起罗兴松,工友们都很佩服他。作为家中老大的罗兴松,年轻时家里一贫如洗,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为了改变现状,拔穷根,他从农民干起,当过船员、工人、小包工头,逐渐成长为工程公司的负责人。2002年,罗兴松开始接触沥青道路路面施工,为了尽快掌握这门技术,初中学历的他没日没夜地自学摸索,“曾经为了一项技术,4天4夜没有回家。”如今,罗兴松俨然成为这一行业的“土专家”。重要的工程项目,他必须24小时驻扎现场,与工人同吃同住,施工中碰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一般都需要他去解决。 |
|
|
文章出处:admin 更新时间:2014/12/18 点击次数:4378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