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效益审计目标
从实践情况看,财政效益审计目标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公共支出和财政资源配置使用的经济性开展审计监督。第二阶段:促进建立财政效益审计制度平台。第三阶段:在经济性、效率性的基础上,突出效果性,比较全面地客观地评价财政支出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财政效益审计的内容及重点
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内容基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财政资金配置使用的经济性审计,突出财政资金配置的经济和有效。二是财政资金配置制度的合理合法性审计。三是对财政支出的整体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根据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目标,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范围应是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重点是那些群众关心、政府关注、社会影响大、财政投入大的支出项目:一是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情况。主要包括政府采购资金运作管理情况、部门预算实施情况以及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情况等。二是公共投资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三是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对转移资金审计,一要看转移支付形式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支出的要求,是否符合公共服务均衡化原则;二要看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数额确定依据是否科学;三要看专项转移支付(专项拨款)是否有明确严格的事权依据和规范的分配方法,分配过程中是否存在随意性、透明度差,把钱用到了论证不足的项目上,导致财政资金的低效甚至无效运作。对各级政府安排用于本级批准的预算安排资金,有无用于其他方面或没有完成预算:资金是否用在了批准的项目上,有无擅自改变项目,将生产性资金用于建房购车,弥补行政经费等非生产性项目;项目支出是否按照计划完成并能够发挥作用。通过审计,促进财政及有关部门配套和细化管理制度,发挥有限资金的社会经济效果。作为基层审计机关来说,开展转移支付资金审计应着重对专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地方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在目前的公共财政体制下,财政管理的重点在于财政支出,那么,财政审计就必须研究财政公共支出,针对公共支出的内容和特点有重点地开展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其重点应该放在对预算管理及预算支出的审计上,除了对支出的真实性、完整性、合规性进行审计外,还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对资金使用中是否存在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损失浪费等情况进行审计,从而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堵塞漏洞,开源节流,确保财政资金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开展财政资金效益审计的方法
(一)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财政资金效益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二是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三是财政专项资金的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二)有效整合审计资源,确保审计质量和效率。效益审计必须要通过一定数量、质量、效益指标等,将非量化转化为可量化的效益。因此,除财务会计专业人员外,还需要有懂工程、计算机、管理工程、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一要加强审计内部的力量整合,要打破传统的专业(股室)界线,将审计人才合理搭配,实行优势互补。二要借助外力,运用部门单位内部审计力量,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熟悉情况的优势,同时还可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评估,提供有价值、规律性的资料。三要积极运用计算机技术审计。效益审计中涉及数据模型、统计抽样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可以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深化审计成果,有效地整合审计资源,满足效益审计的需要。
(三)应当注意在审计中运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一要搞好审前调查。二要充分利用财务收支审计,查明审计事项的真相。三要重视综合分析。四是灵活、科学地运用审计手段。
(四)探索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应当从实际出发。一是在审计项目的选择上遵循可行性和重要性原则。二是在审计内容的掌握上围绕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
四、建立行之有效的财政效益审计的评价体系
审计评价是效益审计的重点,也是效益审计的难点。要进行财政资金效益审计,就必须确定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标准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财政资金效益审计评价体系。
效益审计评价标准是指用于衡量审计对象效益水平的标准。评价审计对象效益水平的标准主要包括:指导性标准,主要有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政策与原则:技术性标准。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经济性标准,即实现经济目标情况。除此之外,还有专家意见、群众评议等。
效益审计评价体系是指政府、行业、部门、单位为了衡量、考核、评价评估对象,建立起来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能够衡量评估对象经济、效率、效果的评价体系。由于每一效益审计项目的具体目标不同,评价内容、评价指标及评价的具体形式也随之不同。因此,探索建立财政效益审计评价标准体系,应该立足财政支出管理目标现实和发展前景,参照国家人事部《中国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课题组所提出的“注重效果为本、强化客观评价、操作性强、先易后难”等原则,从而通过一定的量化指标或描述性的表达方式,设计出一套客观的、现实的评价指标体系。如总体评价类指标,包括审计的项目资金、有关国家方针政策规定、财政法规规定、预期任务目标、社会评议反映以及内部控制评价等;又如资金投入类指标,包括项目资金的预决算、资金投入率、资金节约率、完成单位工作量资金率以及项目质量达标率等。如此等等,最终要兼顾客观与现实,寻求并建立一种公认的、不存在异议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五、财政效益审计与财政预决算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效益审计方式是我国政府审计发展的趋势。在预算执行审计中有效地推进效益审计,对于地方审计机关拓展财政审计思路,提高审计监督水平,进一步扩大审计影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在预算执行审计中实施效益审计具备了一些成熟条件,但还有些现实问题需要我们正确面对。
(一)有利的因素。一是绩效意识逐步提高。二是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不断增多。三是审计环境日趋成熟。
(二)面临的问题。一是审计力量不足。现阶段,审计内容广泛,任务繁重,目前审计人员的政策水平、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知识结构、分析判断能力等不能满足开展效益审计工作的需要。二是审计主动性欠缺。大部分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经费较为紧张,除了预算安排之外,很大程度上依靠财政返还的审计收缴资金。预算执行效益审计主要是对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进行检查和评价,不同于某些行业审计、投资审计等,通过对违纪资金的收缴或罚款,能够为审计部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因此,从地方审计部门主观角度出发,对于开展财政预算执行效益审计的主动性不够积极。三是审计成本将加大,审计风险也将加大。效益审计需要各种专业人才,而审计机关各类专业人才欠缺,当工作需要时要从社会上聘请一些专家来共同开展工作,需要相当的经费。这势必加大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成本。另外,由于受审计人员专业技术知识的影响,对一些特定领域的审计,审计机关的审计风险将不可避免地加大。
开展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对于审计部门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也是财政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以上论述,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推动此项工作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但是还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审计人员认真研究并设计出一套符合地方实际的效益审计模式和组织方式方法来加以解决,从而将财政预算执行效益审计工作全面推向深入。 |